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测并做记录。
2.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重点难点:
1.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船儿向前行》,学习单《浮沉实验记录表》,盆(或透明保鲜盒)、油泥、弹珠、小碗、小石头、纸片、泡沫等物品,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了解实验内容和过程。
1.我们要来做实验,看看手上的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到水里,哪些会浮在水面上。
2.在进行实验前,你需要猜测这个物体沉浮情况,并且记录到学习单上。
3.进行实验后,再将实验结果记录到学习单上,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二、为每一组提供一套材料,让幼儿自由进行实验,教师从旁观察、指导。
三、请幼儿试着讨论物体浮沉的原因。
1.为什么弹珠、石头、油泥会沉下去?纸片、泡沫却是浮在水面上的?
2.碗怎样放会浮在水面上?怎样放会沉下去?
3.油泥可以捏成什么样子就不会沉下去呢?
四、请幼儿将油泥捏成某种造型,使其可以浮出水面。教师请成功的幼儿和大家分享他(她)的方法,再请幼儿将这个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五、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看看书上的`方法是什么。
六、请幼儿都将油泥捏成油泥船的样子,然后试着在其中放弹珠、石头等物品,看看各自的油泥船能承载多少物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知道屁是怎么形成的。
2、引导幼儿说出饮食中容易放屁的食物,以及放屁时应注意的礼仪。
3、鼓励幼儿学会与同伴共同探讨研究问题,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气球五只、装满水的透明水缸五只。
2、《放屁》教学挂图、臭鼬鼠图片。
3、幼儿围坐成弧形,桌子围在教室旁边(实验操作时用)。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悬疑,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捏着鼻子说:“呀!怎么这么臭啊?谁放屁了呀?”
(2)“你放过屁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放屁吗?”(幼儿讨论猜测)
2、出示挂图,让幼儿了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以及放屁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人人都会放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那到底为什么会放屁呢?哦!原来是当我们吃东西时,把周围的空气也吞进独子里了,然后空气从我们的肛门跑出来,就形成了屁。原来,屁就是我们肚子里的`空气啊!”
3、实验操作,观察放屁的原理。
(1)交代实验操作要求:
①“瞧!这是什么?(气球)”
“这气球就象是我们的肚子,我们把空气吹进气球里,然后捏紧气球口,把手伸进水中,再把手慢慢松开,观察一下:水中有什么现象?”
②自己自由结合,五人一组,互相轮流合作实验。
(2)幼儿开始自由结合操作实验,教师巡视,参与幼儿的谈论研究。
4、引导幼儿相互讨论,了解哪些东西吃了会容易放屁,哪些东西吃多了,放得屁会比较臭?(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并参与幼儿的讨论活动)
(1)放屁还和我们吃的食物有关系哦!你们猜猜看:吃哪些食物会容易放屁呢?
“豆类食品、奶制品、胡萝卜、面包……”
(2)那吃什么食物放得屁会比较臭呢?
“肉类食品、臭类食品(如:大蒜、洋葱等)、……”
5、让幼儿懂得放屁时的礼仪。
“我们每个人都会放屁,所以大家不用紧张和怕难为情。如果憋着不放,我们会感到肚涨和肚子疼哦!那我们要放屁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到旁边人比较少的地方去放屁,不要在人群中放屁。……)
6、讨论,让幼儿知道人和动物是会放屁的,花草树木和一些物品等都不会放屁。
“除了我们人会放屁,那还有谁也会放屁呢?”(还有动物)
7、设置悬疑,激发幼儿对下次活动的兴趣。
出示臭鼬鼠图片,提问:
“谁来了?你认识它吗?”
“它叫臭鼬鼠,它会放屁吗?”“它的屁可厉害了,有很大的用途哦!你们信吗?想知道的,我们下次来研究讨论吧!”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活动过程:
一、 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 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 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 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 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 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 ……此处隐藏8717个字……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路边种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作用。
能出颜色、形态等方面感受行道树的美,并尝试用线条、花纹、颜色来表现行道树。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马路边的树”组图;“行道树的作用”图片。
材料准备:画纸、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马路边的树”,引导幼儿从颜色、形态等方面感受行道树的美。
——你喜欢图中的哪些树?
——它们都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这些树都种在什么地方?
小结:这些种在路边的树,叫行道树。它们的形态不一样,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直直的、有的弯弯的,有的树冠像一把伞,有的树冠像一颗球;它们的树叶颜色和形状也不一样,有的树叶黄、有的树叶绿,有的树叶细细长长的,有的树叶胖胖圆圆的……
出示图片“行道树的作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路边种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作用。
1.幼儿自由交流马路边种树的作用。
——为什么马路边要种树?
2.出示图片“行道树的作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路边种树的作用。
——这两幅图的路面上有什么不同?
——你喜欢住在哪一幅图的环境里?
——如果你走在空气灰蒙蒙的路上,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路边种了树的这幅图里空气不会灰蒙蒙的.呢?
小结:行道树可以美化环境、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让空气更新鲜;可以遮阴和消除噪音等,走在树下更凉快,住在马路边的人不会感到很吵,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还可以让开车的人看清道路的方向,行车更安全。
发放绘画材料,鼓励幼儿绘画“长长的行道树”。
1.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树的外形特征,画出对行道树美的理解。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绘画时突出行道树的色彩和形态,尝试多种画法。(点彩画、水彩画、线描画等)
3.展示全班幼儿的作品,进行分享、交流,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带幼儿观察马路边的各种树木,并用相机记录看到的街树,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