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比较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由于世界各国对幼儿教育起步的时间和认识方向不同,因此,世界各国的幼儿园课程目标都各不相同,同时又有相互借鉴学习的影子。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课程目标
一、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形成的背景
中国早在西汉时便开始对幼儿进行最早的教育——胎教,但是将幼儿教育这一事项具体化,使其成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却是在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的湖北武昌诞生。直至它的诞生,才正式开启了我国幼儿公共教育的历史先河,并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幼儿教育的开始。课程目标也就此形成,直至2001年6月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基本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课程目标。
日本虽在江户时期(公元1850~1860年间)由中国引入胎教,但是在明治时期由于受到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幼儿教育的影响,于1876年便建立了第一所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1877年时,日本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便以杜威的经验主义为指导思想,制定出了一整套规章制度,推崇儿童中心主义的课程,给全国各地幼儿园以决定性的影响。日本1999年颁布《幼儿园保育大纲》且最终定制了适合本国幼儿特点的课程目标。
美国的保育工作最早始于1838年,为了解放妇女而在波士顿开设了第一家托儿所。由于美国早期受到欧洲儿童教育先驱者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皮亚杰等人的影响,因此不断在探索中变换着自己的课程目标以适应幼儿发展,但是美国至今仍然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目标,由州立级教育机构进行课程目标的定制。直到2001年布什政府颁布《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后,才对幼儿的课程目标进行了立法。
这便可以清楚的看出,三个国家都在进行各自适合本国的幼儿教育中不断的改进、完善着自己的课程目标,以便使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幼儿教育。
二、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不同
1、从三个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形式上看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均在主张培养“完整的儿童”,强调采用主题、单元或领域等各种形式整合学科,从而使知识之间,认知、情感、体验之间,学科和儿童生活形成有机的联系,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方面,虽然世界各发达国家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各不相同,但大多强调课程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设立了众多的发展领域。
中国在2001年6月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课程目标进行规定,力求将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目标和表现性目标都成为我国课程目标的形式,提倡使用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并且力求使游戏成为幼儿主要的课程形式。
美国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既注重学术目标也注重社会性目标,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身体发展确定为幼儿教育的目标基础。美国课程认为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各个方面。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离的。
2、从三个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容及结构上看中国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将幼儿园的课程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有明确的目标。
基本达到了1996年3月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规定:“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每个领域内又分别存在这不同的分类,如我国幼儿科学领域的课程目标为:丰富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对人与事物的正确态度等;社会领域的课程目标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等。每个领域有同时有相同的方面,如科学领域中“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同艺术领域中“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都是希望幼儿可以从课程中发现到身边的美。
作为东方文化的共同产物,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上,我们和日本大同小异。日本虽然与中国一样将幼儿园课程目标分成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大领域。但是这五大领域并不相同,日本并没有将科学列入到幼儿园的课程范畴中,而是在其中添加了人际关系及环境。不但如此,日本的五个领域中的内容较中国少很多,这便容易使教师照本宣科,将《纲要》中的行为运用简单的角色体验呈现到幼儿面前,使这种临时性的角色体验是浅显、短暂的,孩子们的角色意识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效果自然很难持久。而日本在人际关系这一目标中指提出三点,使教师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余地运用更适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美国与东方国家不同,将其幼儿园课程分成知觉与动作发展、认知发展、社会与情绪发展和语言发展。与中国、日本不同的是美国将课程看成是各类的分科形式,美国是将幼儿需要发展的几个笼统的发面编入其课程目标内,但是每个发展目标中的内容依旧很详细但与中国相比更笼统化、专业化。在我国,科学被认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美国对科学内涵的理解十分丰富,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科学探索过程,科学知识,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
三、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相同之处从三个国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上分析,三个国家都有着相似目的。
中国、日本、美国均将幼儿园课程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建构幼儿园课程目标时不但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结构、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还会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在每个年龄阶段,对幼儿需要发展的领域和知识内容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即使幼儿可以在心理发展结构、课程内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这样一个三维立体模型中进行学习和发展。
总而言之,无论中国、美国、日本以何种方式采取哪种课程目标模式,都会以本国幼儿的智力水平能力、应用能力、国民水平的方面为基础,为该国幼儿设计出一套相对于本国而言更适合、更恰当、更直观、更明确的课程目标。
当然这也要在各国交流和多年实践中方能达到。
参考文献:
[1]李欣欣:《日本人怎样教育孩子》,近代国家——明治的教育,2001年。
[2]林秀锦:《美国的早期保育与教育》,早期保育和教育的发展,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