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24 15:30:22 晓怡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

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化策略

[摘要] 在品德课教学中,外化是追求的目标,内化是一个关键环节,教学者要实现教育影响的内化,必须要从品德教育的整体出发,寻求策略。本文从实践出发,总结并实施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化策略:催化品德萌芽;同化品德标准;强化品德行为;激化品德形成。演绎了幼儿品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基本策略,提高幼儿教师教育能力。

  [关键词] 品德 内化 策略

[Abstract] in moral teaching, the outer is the goal, is a key link in the teaching were to achieve influence within education, we must start from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whole, seeking strateg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practice, summarize and implement early childhoo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trategy: Catalytic morality bud; assimilation and moral standards; strengthen moral behavior; intensify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Interpret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moral education "internalized in the heart, in the form of externalization" of basic strategies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capacity.

[Key words] of moral strategy

  品德的培养是一种外化即外在的社会期望与内化即内在的个人心理的学习成长的过程。

  教育学家认为内化是指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转变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如果没有内化,外化就失去了依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把握好内化这一最关键环节,外化才能实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外部获得道德、知识、智力等素养的关键是内化,而形成、获得、发展道德、知识、智力等素养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可见,内化是品德教育的最关键环节。

  幼儿期岁对于人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但是,长期以来,幼儿园经常使用的德育方法就是提醒、说服、榜样、示范演练、奖惩法。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师把成人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自己实践,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正确的认识、得出正确观念。教师希望孩子们知道如何做个好孩子。但培养出来结果还是不牢固, 稍有变化,便会出现动摇。如,孩子知道不可以抢别人玩具,但是抢别人玩具玩仍然是孩子间解决纷争常见的行为。

  可见,德育流于形式、光说不练、知而不行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应是新时期德育的基本方法。如何促使内化,实现社会的期待,其策略为:

一、催化幼儿品德萌芽

  1、“鼓励”是一种催化剂

  “鼓励”是进步的催化剂。鼓励是给予、是肯定、是坚定你的信念。鼓励是教师在德育工作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当幼儿在生活中、活动中、学习中取得一点进步,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给予表扬或奖励,如奖给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或者鼓励说:“这次活动你最棒!”、“这幅画画得最漂亮!”……就会使幼儿感到兴奋不已,满脸微笑。教师的一番鼓励,犹如春风,催促着种子发芽。“鼓励”是一种催化剂,激励幼儿各方面不断进步。

  2、游戏是一种催化剂

  游戏是幼儿产生快乐情感的催化剂。幼儿最喜欢幼儿,更喜欢和老师一起玩游戏。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和幼儿一起游戏,通过游戏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适时纠正幼儿的观念,进而对幼儿作出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引导,落实随机教育。从中告诉他哪些是好的,我们要学;哪些是不好的,我们以后不能做等。因为幼儿在快乐的情感中,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因此,游戏催化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

  3、教师的情感是一种催化剂

  教师的情感是美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教师对幼儿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等情感因素,行为表现在:抱一抱、亲一下小脸、摸一下头、握一下小手、一个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个低头、发出一声“耶”……都传递着无比崇尚的“爱”的情感,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满足。当一个孩子不敢上台表演时,老师摸着她的头说:“你能行的!”果然,她就上台表演自如。教师更要运用“移情训练法”,让孩子扮演爸爸、妈妈、老师……等各种各样的角色,让幼儿在一定的情景和情感中获得体验。“播种意识,收获行为”,有了情感意识,才能使幼儿的行为认识转化为外部行为。收到美化孩子心理的教育效应。

  4、微笑是一种催化剂

  微笑是激发幼儿自信的催化剂。微笑,人间最美的表情,当它凝聚在脸上时,将给以人们无限的遐想和希冀。实践证明,教师的微笑对幼儿来说有着神奇的作用。当一个幼儿跌倒在地,教师微笑地说:“会爬起来吗?”,幼儿就会迅速地爬起来;当一个幼儿想妈妈在哭,教师微笑地说:“放学的时候,妈妈会来的。”他就不哭了;当幼儿割破手指时,老师微笑地说:“做一个勇敢的人!”,他就不哭……真心诚意的微笑,给幼儿自信,给幼儿鼓励。

  5、赏识是一种催化剂

  赏识是幼儿成长的催化剂。每个幼儿总有许多优点和许多缺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教师赏识幼儿的优点就可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愉悦和满足,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得到增强,有助于幼儿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我接教的大三班一个叫王俊的小男生,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他劳动热情很高,力气大。我很赏识他的劳动。经常在劳动时表扬,借着他心情愉悦这一时机与他谈心,要求他从易到难一个一个来改进缺点。先改掉欺侮小伙伴的习惯,再改掉抢别人玩具玩的毛病……不到一个学期,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赏识,会使一个个像王俊一样的孩子,如幼苗终于在寒夜里,萌芽破土而出;在黎明的早上,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二、同化幼儿品德标准

  心理学告诉我们: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而所谓“内化”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将幼儿品德标准整合到幼儿认知结构中或着改变幼儿认知结构,教师的教育就起到“内化”的作用。其策略:

  1、加强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教育,使幼儿品德、行为得到同化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主要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按一定标准对他们进行教育。

  入园:教育幼儿会用礼貌用语,“早上好”“爸爸、妈妈再见”。高高兴兴进活动室或玩游戏。

  上课:教育幼儿认真听讲不做少动作,同伴发言要认真听,表演发言要积极争取等。

  游戏:教育幼儿要乐意与同伴合作,有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等。

  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饭前洗手,独立进餐,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等习惯。

  午睡:教育幼儿睡前脱衣盖被,迅速入睡,睡后把被折叠整齐。

  离园: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并与老师告别。

  2、榜样示范、角色体验,促品德、行为同化。

  榜样示范是有效发挥德育功能的方法。榜样的示范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对幼儿品德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影响。榜样示范来各个方面:幼儿园里,主要是教师的表率作用和同伴的榜样作用;家庭里,是孩子模仿对象;社会上,电视、网络、书籍中的正面人物故事和形象对孩子的感化作用,都会对品德、行为起到同化作用。

  角色体验是当前发挥德育功能的一种新方法。其作用是在一定的情景中扮演某个角色使学生得到切实的感受、理解和感悟。如扮演一个教师,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是如何不顾自己安危抢救学生的故事中的角色。扮演结束时,学生哭了,她被感染哭了。

  3、评价促成幼儿园品德、行为同化

  评价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幼儿某一方面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定。其性质就具有同化作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我们当教师的不能用好与差、对与错来评定。评定幼儿品德和行为的程度,发展性评价是关键。因为幼儿品德发展需要较长的心理同化和顺应过程,所以教师要精心发现并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

  4、暗示是强化幼儿品德、行为同化的特殊方式

  暗示同化是指用含蓄的语言或举动使人领会。教师的暗示能直接地告诉幼儿应该做或不应该做。其特点是“不露声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孩子不守纪律时,教师把头一摇,他就立即坐好。当一个孩子把跌倒在地另一个孩子扶起来时,教师的微笑就是对这个孩子的肯定。暗示能让幼儿心领神会,并容易。实践证明恰当运用暗示,有着强化幼儿品德、行为同化效果。

三、强化幼儿品德行为

  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是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幼儿的品德形成,需要不断地演练和强化。教师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应从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多以儿童化的方法强化幼儿品德行为。

  1、导行法

  导行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在明理基础上,使儿童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来说,语言导行无法使他们理解,但是,他们喜爱效仿,也善于效仿。因此,用典型的人和事进行导行,则更能激发情感的共鸣,激发他们尝试学习的热情。如:一把拖把横在地上,许多人经过都没有给扶起来,只有杨祖海小朋友主动地去扶起来。我马上在班上把经过讲了一遍,并进行表扬。过一会儿有孩子会悄悄地拾起地上的垃圾,把卫生洁具摆放整齐。

  2、玩中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活动载体。教师通过游戏活动这一载体,将品德养成巧妙融入游戏规则中,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在玩中学习、养成,效果更佳。如,玩“过家家”游戏,使孩子知道家庭的角色与分工,体验到爸爸、妈妈的辛劳。

  3、在每日生活中强化

  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教师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中,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幼儿的品德教育就会得到强化。因为反复演练是直接强化。

  4、承担责任

  成功需要分享,而责任也需要承担。培养责任意识是品德养成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担责任虽然带有惩罚味道,但与惩罚手段有着本质区别。“惩罚”是有意识要求当事人承担后果;承担责任是在明理基础上承担后果,其目的是增强孩子责任感。如,损坏公共财物,就要照价赔赏。如乱涂乱画损坏环境,就要让幼儿或幼儿家长恢复原状等。使他们在分担责任时明确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起到强化作用。

  5、反复提醒

  反复提醒可以起到直接强化作用。虽然带有唠叨味道,但在强化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教育效率不高,但是教师经常用的方法。对规范行为上,有着控制作用。如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在游戏活动中,在外出春游时,教师经常提醒要怎样怎样,不能这样这样。使幼儿在老师的语言提醒下,不断强化品德养成。

四、激化幼儿品德形成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化幼儿对道德观念不同而争论,导致幼儿在认知上的冲突。接着,在解决冲突时,使幼儿不仅要考虑自己行为,同时还得考虑其同伴的行为。这样在解决的过程上,导致幼儿认知结构改变。这是学生心理内部顺应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因而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认知结构内部矛盾是实现教育影响的重要条件。如《衣服被弄脏》故事,就是通过创设一个冲突的情境——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另一个小朋友衣服弄脏了,要他赔衣服,这个小朋友说自己是无意的,也说了“对不起”!然后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表演)活动,让幼儿在讨论中寻求正确的解决“冲突”的办法。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样的实践与体验,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幼儿品德得到内化。

  在品德课教学中,外化是追求的目标,内化是一个关键环节,教学者要实现教育影响的内化,必须要从品德教育的整体出发,寻求策略。

[参考文献]

  1、涂尔干[亦译迪尔凯姆]:《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0

  4、教育部:《幼儿教育纲要》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